天津政务网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简体| 繁体| 无障碍 长者模式

名    称 :
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天津市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的通知
索   引  号 :
11120000MB16723273/2025-00007
发 布 机 构 :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
发 文 字 号 :
津环宣〔2025〕46号
主    题 :
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综合管理
成 文 日 期 :
发 文 日 期 :
有   效  性 :
有效

关于印发2025年天津市生态文明

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的通知

市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天津市生态文明教育促进条例》,我局牵头制定了《2025年天津市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现印发实施。

2025年天津市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据《天津市生态文明教育促进条例》,制定2025年天津市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2025年,加快构建我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体系,贯彻落实《天津市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广泛动员园区、企业、社区、学校、家庭和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涵养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为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召开、“十四五”规划收官、深入推进美丽天津建设凝聚正能量。

二、重点任务

(一)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 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传播。发挥市委党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各界力量,用足用好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研究、实践转化、传播宣传的各类资源,宣传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与实践伟力。创新大众化传播方式,不断推出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大众生活的形式多样的宣传产品。

2. 宣传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成果。积极宣传“两山”转化经验典型,宣传我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无废城市、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典型代表和优秀案例,以组织大型主题采访、拍摄宣传片、制作新媒体产品等方式,面向社会广泛宣传,不断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二)牢牢占领新闻舆论宣传主阵地

3. 提升新闻宣传质效。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新闻宣传“主动仗”,重点工作“第一时间发声”。精心设置议题,把握好时度效,加强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宣传,聚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化“十项行动”特别是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见行见效的宣传,全面宣传展示天津生态环境保护、全民参与共治的实践成果和突出成效,讲好新时代美丽天津建设生动故事,营造真抓实干、昂扬向上的舆论氛围。

 4. 创新新媒体宣传。制作传播优质短视频。充分发挥“天津生态环境”微信视频号正面宣传、正向引领积极作用,利用AI技术创新策划制作紧跟热点、形式活泼、内容易懂的视频产品,精心打造“美丽天津主播说”“生态探秘营”等生态环保短视频品牌,有效提升内容可读性、公众阅读量、网络传播度,小切口、多维度、大力度讲好美丽天津故事。加强正面发声,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开展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的宣传,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持续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活动

5. 丰富生态环保纪念日社会宣传活动。在六五环境日及生态文明教育宣传周期间,以“美丽中国我先行”为主题组织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国生态日期间,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展以传播核与辐射科学知识为主题的“核你有约”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在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组织开展节能技术产品宣传推广活动。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国际无废日”期间,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结合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活动,培育建设天津市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活动。开展绿色交通科技创新成果宣传活动、林草生物灾害防控宣传活动等行业宣传活动。开展环境保护、垃圾分类、湿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河流域禁渔期制度、治理茶叶过度包装等行业普法宣传。

6. 创新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组织“我是小小生态环境局长”活动。组织开展大中小学公益广告设计大赛巡展活动。设立“格物致知”环保科普大课堂,面向中小学生设计一批知识性、趣味性强的科普课程,普及生态环保科学知识,让我市中小学生近距离感受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科学和环保热情。开展生态文明进校园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专题科普讲座、趣味科学实验等活动。充分发挥青少年事务社工作用,指导中小学生及其家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活动。在“植树节”等重要节点组织引领生态环境志愿者开展义务植树、生态环保活动,培养青少年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多期研学活动。

7. 培育家庭绿色生活方式。依托家教家风实践基地、社区妇女儿童活动阵地等载体,开展绿色环保知识分享、垃圾分类、爱粮节粮等活动。推动绿色生活方式走进千家万户,引导广大家庭成员行动起来,自觉传播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养成文明健康、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

(四)高质量开展生态科普教育

8. 创新开展科普活动。生态环境科技周期间,围绕“格物致知 生态和谐”主题,组织“绿色科普欢乐汇”活动,展示科普性、前沿性、互动性强的科研设备,开展游戏互动,组织科普讲解,宣传生态环境科普知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开展“我是美丽中国讲解员”活动,培养生态环境保护科普宣传使者,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营造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以科学生动的讲解传播生态文明思想、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9. 完善生态科普场馆设施。持续做好全市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开放,让公众亲身体验环境监测、污染防治技术等,提升自身环保科学素养。利用节水科技馆做好日常开放宣传,普及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利用等相关知识。充分用好天津自然博物馆、天津科技馆等场馆,推出“大咖来了”科普讲堂,开展科学家精神主题展览。面向全社会征集科技资源科普化典型案例、优秀科普作品,丰富生态环境科普资源,不断夯实科普基础。

(五)大力弘扬生态文化

    10. 打造生态文化品牌活动。贯彻落实“四个以文”重要要求,完善生态文化载体,丰富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生态文化创作。组织2025年“天津生态环境文化节”等生态文化主题品牌活动。

    11. 促进“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围绕“转化生态之美”方案创作,组织2025京津冀绿创大赛,激发大学生挖掘生态之美的创造力,将优质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业,实现生态价值。围绕“美丽海河 创意天津”主题,举办生态文创设计大赛,开发具有原创性、艺术性、科学性、实用性和传播性的生态文创系列产品。开发体现生态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策划“生态+研学”文旅路线。

(六)深化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建设

 12. 提升生态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编制《2025年天津市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发展研究报告》和《天津市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指南》,促进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持续推动形成覆盖广泛、机制顺畅、管理规范、服务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

13. 提升志愿服务社会宣传品牌效应。组织全市各区积极行动,开展“美丽海河 志愿有我”“美丽海湾 我在行动”公益净滩、“‘绿享生活’生态文明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以“美丽中国 ‘碳’索青春”为主题,组织开展“大学生在行动”科技志愿活动,动员广大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科技志愿服务,传播生态环境科学知识,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14.提升典型示范引导作用。组织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大赛,开展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交流展示,通过经验分享、案例展示等方式,突出宣传优秀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成果和亮点,促进生态环境志愿组织互学互鉴,树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三、工作要求

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鼓励宣传教育活动无纸化、数字化、碳中和。加强生态文明行业培训,重视专业技术人才保障,将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课程纳入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指导目录,做好生态文明教育领域继续教育研修工作。将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纳入我市年度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用法考试内容。

| 政策解读
| 相关政策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