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环保局关于印发《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文件编制大纲(试行)》的通知
市环保局关于印发《建设用地
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文件编制
大纲(试行)》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保部令第42号)的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文件编制,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我局组织制定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文件编制大纲(试行)》,对编制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治理与修复工程设计等工作具有指导性意义,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文件编制大纲(试行)
2018年4月11日
(联系人:市环保局土壤处韩丽;联系电话:87671533)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
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文件
编制大纲(试行)
为贯彻落实《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保部令第42号),进一步规范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文件编制,制定本编制大纲。
一、适用范围
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文件是指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报告,以及污染地块土壤环境详细调查报告、污染地块风险评估报告、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工程方案、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报告。
本编制大纲适用于本市上传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文件的编制。其他情形的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文件可参照本编制大纲执行。
本大纲不适用于含有放射性污染的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文件。
二、原则规定
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文件应当依据《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4)、《污染场地术语》(HJ682)、《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等技术标准和规定编制,并符合本编制大纲相关要求。
三、总体要求
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文件是污染地块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制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治理与修复工程设计,实施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环境监督的依据。编制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文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1.文件应全面概括地反映涉及的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污染地块土壤环境详细调查、污染地块风险评估、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方案、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全部工作,内容全面、重点突出、论点明确、逻辑合理、形式规范,符合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
2.文件文本应文字简练、应用语规范、表述准确,并尽量采用表格、图形、照片显示,并单独成册。正文、附件、附图齐全。对详细的计算过程、原始数据或调查成果可编入附录。
3.资料性附件应包括与环境调查、风险评估,以及治理与修复方案、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等有关的资料。
四、编制大纲
(一)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报告
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报告编制大纲
项目
|
内容
|
图表
|
||||
封一
|
项目名称、项目单位、报告编制单位、编制日期
|
|||||
封二
|
同封一,加盖项目单位、报告编制单位公章
|
|||||
封三
|
报告编制单位法人登记证书彩印件、水文地质调查单位法人登记证书彩印件、污染物检测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彩印件、土壤理化性质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彩印件
|
|||||
封四
|
项目负责人、项目参加人员、编写及审核人员信息
|
|||||
目录
|
目录、插图目录、插表目录
|
|||||
摘要
|
项目概况、地块基本信息、污染识别概况、初步采样概况、初步采样检测结果及分析概况、污染风险筛选概况、初步调查结论和建议等
|
|||||
1.概述
|
1.1项目概况
|
(1)项目单位、调查单位、调查起止时间
|
|
|||
(2)地块未来用地规划
|
规划文件、用地规划图
|
|||||
1.2调查范围
|
地块位置、面积、四至范围
|
地块范围图(带坐标网格参考)、边界拐点坐标表
|
||||
1.3调查目的
|
|
|
||||
1.4调查依据
|
法律法规、管理文件,技术标准、导则、指南
|
|
||||
1.5基本原则
|
|
|
||||
1.6工作方案
|
(1)调查方法和工作内容
|
|
||||
(2)工作程序(技术路线)
|
初步调查工作流程图
|
|||||
2.污染识别
|
2.1信息采集
|
(1)资料收集情况
|
收集的资料清单
|
|||
(2)人员访谈情况
|
人员访谈照片、记录单
|
|||||
(3)现场踏勘情况(包括便携式仪器调查、地球物理调查等)
|
现场踏勘照片
|
|||||
(4)信息采集情况分析
|
|
|||||
2.2地块及周边情况
|
2.2.1区域环境概况
|
(1)自然环境概况
|
|
|||
(2)社会环境概况
|
|
|||||
2.2.2地块现状和历史
|
(1)地块地理位置
|
地块地理位置图
|
||||
(2)地块现状情况
|
地块现状照片
|
|||||
(3)地块历史使用情况
|
地块原址平面布置图、不同时期历史遥感影像
|
|||||
2.2.3地块周边环境敏感目标
|
地块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
地块周边800m范围内环境敏感目标分布图、敏感目标照片
|
||||
2.2.4相邻地块现状和历史
|
(1)相邻地块使用现状
|
相邻地块使用现状分布图、使用现状照片
|
||||
(2)相邻地块历史使用情况
|
相邻地块使用历史分布图
|
|||||
2.2.5地块周边污染源分布情况
|
地块周边内污染源分布情况
|
地块周边800m范围内污染源分布图
|
||||
2.2.6地块周边地表水分布情况
|
|
地块周边地表水分布图
|
||||
2.3地块及周边使用情况分析
|
2.3.1地块历史使用概况
|
|
|
|||
2.3.2生产工艺分析
|
|
地块历史建构筑物、设施、管道分布平面图
|
||||
|
地块历史建构筑物、设施管道功能列表
|
|||||
2.3.3污染产生过程分析
|
|
生产工艺流程图(含产污环节)
|
||||
2.3.4建构筑物、设施、管道分布及用途
|
|
|
||||
2.3.5污染物种类及其分布
|
|
地块污染源分布图(注明污染物名称)
|
||||
2.3.6周边污染源对地块影响分析
|
|
|
||||
2.5地块初步污染概念模型
|
建立地块初步污染概念模型
|
(1)场地应关注的污染物种类
|
地块初步污染概念模型图、表
|
|||
(2)场地潜在污染区域
|
||||||
(3)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
||||||
(4)污染物特征及其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分析
|
||||||
(5)受体分析
|
||||||
(6)暴露途径分析
|
||||||
(7)危害识别
|
||||||
2.6污染识别结论
|
|
|
|
|||
3.地块地质情况
|
3.1地质调查概况
|
调查单位、土壤理化性质检测单位、调查时间、调查过程概况
|
|
|||
3.2地质勘察标高
|
|
|
||||
3.3土层分布条件
|
|
调查孔柱状图、水文地质剖面图
|
||||
3.4地下水分布条件
|
(1)地下水位埋深
|
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列表
|
||||
(2)地下水流方向
|
地下水位标高等值线图
|
|||||
(3)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
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图
|
|||||
3.5实验室与现场试验成果
|
|
各土层常规物理性质参数列表
|
||||
4.初步采样及分析
|
4.1采样方案
|
|
|
|||
4.2现场采样
|
(1)采样点位布设、采样深度、采样数量以及调整情况
|
采样布点图
|
||||
(2)采样方法
|
采样孔取土示意图
|
|||||
(3)现场采样质量控制
|
|
|||||
4.3样品检测
|
4.3.1现场快速检测
|
(1)检测设备
|
检测仪器照片
|
|||
(2)检测方法
|
检测方法照片
|
|||||
(3)检测结果
|
检测数据列表
|
|||||
(4)检测设备校准情况
|
检测设备校准记录
|
|||||
4.3.2实验室检测
|
(1)检测项目
|
检测项目列表
|
||||
(2)检测分析方法
|
土壤和地下水检测分析方法列表
|
|||||
(3)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
|
|
|||||
4.4检测数据分析
|
(1)土壤检测数据分析
|
土壤检测数据分析图、表
|
||||
(2)地下水检测数据分析
|
地下水检测数据分析图、表
|
|||||
(3)其他污染检测数据分析
|
其他污染检测数据分析表
|
|||||
(4)实验室检测与现场快速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
|
|||||
4.5采样分析结论
|
|
|
||||
5.风险筛选
|
5.1筛选标准
|
|
|
|||
5.2筛选方法和过程
|
|
|
||||
5.3筛选结果
|
|
筛选结果列表
|
||||
5.4筛选结论
|
污染物含量是否超过风险筛选标准值
|
|
||||
6.初步调查结果分析
|
6.1调查结果分析
|
|
|
|||
6.2不确定性分析
|
|
|
||||
7.结论及建议
|
7.1初步调查结论
|
是否为污染地块、污染物种类
|
|
|||
7.2建议
|
是否需要开展详细调查
|
|
||||
附件
|
1.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
1.1水文地质调查
|
(1)调查单位资格
|
法人登记证书彩印件
|
||
(2)工作量的布置和实施情况
|
完成工作量列表及勘探孔、勘探井平面位置图
|
|||||
(3)调查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及水准点位置
|
各勘探孔、勘探井的位置坐标及孔口、井口标高(附表)
|
|||||
(4)地层特征及分布特征
|
钻孔柱状图、水文地质剖面图及土工试验成果图表
|
|||||
(5)水文地质条件
|
地下水位监测表、水位标高等值线及流向图
|
|||||
(6)调查结论
|
水文地质勘察单位公章及人员签字
|
|||||
(7)现场钻孔记录单
|
现场钻孔记录单扫描件
|
|||||
(8)建井记录单
|
建井记录单扫描件
|
|||||
1.2土壤理化性质实验
|
(1)检测单位资质
|
检测单位计量认证(CMA)证书彩印件
|
||||
(2)检测项目认证明细
|
报告中涉及检测项目的认证明细列表
|
|||||
(3)实验室质量控制
|
实验室检测分析质量控制报告
|
|||||
(4)样品流转单
|
|
|||||
(5)完整检测报告
|
检测单位公章、CMA认证章、审核人员签字
|
|||||
2.污染物实验室检测报告
|
(1)检测单位资质
|
检测单位计量认证(CMA)证书彩印件
|
||||
(2)检测项目认证明细
|
报告中涉及检测项目的认证明细列表
|
|||||
(3)实验室质量控制
|
实验室检测分析质量控制报告
|
|||||
(4)样品流转单
|
|
|||||
(5)完整检测报告
|
检测单位公章、CMA认证章、审核人员签字
|
|||||
3.地块测绘报告
|
|
|
||||
4.采样信息
|
(1)土壤采样
|
土壤监测点位布设、钻孔、样品采集、样品保存、样品流转等情况照片
|
||||
(2)地下水采样
|
地下水监测点位布设、钻孔、成井、洗井、样品采集、样品保存、样品流转等情况照片等照片
|
|||||
(3)其他污染物采样
|
|
|||||
(4)采样记录单
|
现场采样记录单扫描件
|
|||||
5.现场工作记录
|
|
|
||||
6.钻孔柱状图
|
|
每个采样点位钻孔柱状图
|
||||
7.地下水采样井建井记录
|
|
建井记录单扫描件
|
||||
8.地下水采样井洗井洗井记录
|
|
洗井记录单扫描件
|
||||
9.快速检测设备日常校准记录
|
|
|
||||
10.地块资料
|
|
地块核定用地图(红线范围图)
|
||||
11.专家咨询意见
|
|
专家咨询意见影印件
|
||||
12.《报告或方案有关基本信息》表
|
|
|
||||
(二)污染地块土壤环境详细调查报告
污染地块土壤环境详细调查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污染地块土壤环境详细调查报告编制大纲
项目
|
内容
|
图表
|
||||
封一
|
项目名称、项目单位、报告编制单位、编制日期
|
|||||
封二
|
同封一,加盖项目单位、报告编制单位公章
|
|||||
封三
|
报告编制单位法人登记证书彩印件、水文地质调查单位法人登记证书彩印件、污染物检测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彩印件、土壤理化性质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彩印件
|
|||||
封四
|
项目负责人、项目参加人员、编写及审核人员信息
|
|||||
目录
|
目录、插图目录、插表目录
|
|||||
摘要
|
项目概况、地块基本信息、初步调查结论、详细采样调查概况、详细采样检测结果及分析概况、污染风险筛选概况、污染物空间分布状况及其范围、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空气污染的影响情况、详细调查结论和建议等
|
|||||
1.概述
|
1.1项目概况
|
(1)项目单位、调查单位、调查起止时间
|
|
|||
(2)地块未来用地规划
|
规划文件、用地规划图
|
|||||
1.2调查范围
|
地块位置、面积、四至范围
|
地块范围图(带坐标网格参考)、边界拐点坐标表
|
||||
1.3调查目的
|
|
|
||||
1.4调查依据
|
法律法规、管理文件,技术标准、导则、指南
|
|
||||
1.5基本原则
|
|
|
||||
1.6工作方案
|
(1)调查方法和工作内容
|
|
||||
(2)工作程序(技术路线)
|
详细调查工作流程图
|
|||||
2.初步调查概况
|
2.1地块及周边情况
|
简述初步调查过程、结论和建议
|
地块基本情况以及初步调查结论的图、表
|
|||
2.2地块及周边使用情况
|
||||||
2.3地块初步污染概念模型
|
||||||
2.4污染识别结论
|
||||||
2.5初步采样及分析结果
|
||||||
2.6风险筛选结果
|
||||||
2.7调查结果分析
|
||||||
2.7结论及建议
|
||||||
3.地块水文地质情况
|
3.1水文地质调查概况
|
调查单位、土壤理化性质检测单位、调查时间、调查过程概况
|
|
|||
3.2土层分布条件
|
|
调查孔柱状图、水文地质剖面图
|
||||
3.3地下水分布条件
|
(1)地下水位埋深
|
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列表
|
||||
(2)地下水流方向
|
地下水位标高等值线图
|
|||||
(3)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
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图
|
|||||
3.4实验室与现场试验成果
|
|
各土层常规物理性质参数列表
|
||||
4.详细采样及分析
|
4.1采样方案
|
|
|
|||
4.2现场采样
|
(1)采样点位布设、采样深度、采样数量以及调整情况
|
采样布点图
|
||||
(2)采样方法
|
采样孔取土示意图
|
|||||
(3)现场采样质量控制
|
|
|||||
4.3样品检测
|
3.3.1现场快速检测
|
(1)检测设备
|
检测仪器照片
|
|||
(2)检测方法
|
检测方法照片
|
|||||
(3)检测结果
|
检测数据列表
|
|||||
(4)检测设备校准情况
|
检测设备校准记录
|
|||||
3.3.2实验室检测
|
(1)检测项目
|
检测项目列表
|
||||
(2)检测分析方法
|
土壤和地下水检测分析方法列表
|
|||||
(3)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
|
|
|||||
4.4检测数据分析
|
(1)土壤检测数据分析
|
土壤检测数据分析图、表
|
||||
(2)地下水检测数据分析
|
地下水检测数据分析图、表
|
|||||
(3)其他污染检测数据分析
|
其他污染检测数据分析表
|
|||||
(4)实验室检测与现场快速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
|
|||||
4.5采样分析结论
|
|
|
||||
5.详细调查结果分析
|
5.1调查结果分析
|
污染物空间分布状况及其范围
|
污染范围图(包含垂向、水平分布图)
|
|||
5.2不确定性分析
|
|
|
||||
6.结论及建议
|
6.1详细调查结论
|
|
|
|||
6.2建议
|
|
|
||||
附件
|
1.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
1.1水文地质调查
|
(1)调查单位资格
|
法人登记证书彩印件
|
||
(2)工作量的布置和实施情况
|
完成工作量列表及勘探孔、勘探井平面位置图
|
|||||
(3)调查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及水准点位置
|
各勘探孔、勘探井的位置坐标及孔口、井口标高(附表)
|
|||||
(4)地层特征及分布特征
|
钻孔柱状图、水文地质剖面图及土工试验成果图表
|
|||||
(5)水文地质条件
|
地下水位监测表、水位标高等值线及流向图
|
|||||
(6)调查结论
|
水文地质勘察单位公章及人员签字
|
|||||
(7)现场钻孔记录单
|
现场钻孔记录单扫描件
|
|||||
(8)建井记录单
|
建井记录单扫描件
|
|||||
1.2土壤理化性质实验
|
(1)检测单位资质
|
检测单位计量认证(CMA)证书彩印件
|
||||
(2)检测项目认证明细
|
报告中涉及检测项目的认证明细列表
|
|||||
(3)实验室质量控制
|
实验室检测分析质量控制报告
|
|||||
(4)样品流转单
|
|
|||||
(5)完整检测报告
|
检测单位公章、CMA认证章、审核人员签字
|
|||||
2.污染物实验室检测报告
|
(1)检测单位资质
|
检测单位计量认证(CMA)证书彩印件
|
||||
(2)检测项目认证明细
|
报告中涉及检测项目的认证明细列表
|
|||||
(3)实验室质量控制
|
实验室检测分析质量控制报告
|
|||||
(4)样品流转单
|
|
|||||
(5)完整检测报告
|
检测单位公章、CMA认证章、审核人员签字
|
|||||
3.地块测绘报告
|
|
|
||||
4.采样信息
|
(1)土壤采样
|
土壤监测点位布设、钻孔、样品采集、样品保存、样品流转等情况照片
|
||||
(2)地下水采样
|
地下水监测点位布设、钻孔、成井、洗井、样品采集、样品保存、样品流转等情况照片等照片
|
|||||
(3)其他污染物采样
|
|
|||||
(4)采样记录单
|
现场采样记录单扫描件
|
|||||
5.现场工作记录
|
|
|
||||
6.钻孔柱状图
|
|
每个采样点位钻孔柱状图
|
||||
7.地下水采样井建井记录
|
|
建井记录单扫描件
|
||||
8.地下水采样井洗井记录
|
|
洗井记录单扫描件
|
||||
9.快速检测设备日常校准记录
|
|
|
||||
10.地块资料
|
|
地块核定用地图(红线范围图)
|
||||
11.专家咨询意见
|
|
专家咨询意见影印件
|
||||
12.《报告或方案有关基本信息》表
|
|
|
||||
(三)污染地块风险评估报告
污染地块风险评估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污染地块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大纲
项目
|
内容
|
图表
|
|
封一
|
项目名称、项目单位、报告编制单位、编制日期
|
||
封二
|
同封一,加盖项目单位、报告编制单位公章
|
||
封三
|
报告编制单位法人登记证书彩印件
|
||
封四
|
项目负责人、项目参加人员、编写及审核人员信息
|
||
目录
|
目录、插图目录、插表目录
|
||
摘要
|
项目概况、地块基本信息、初步调查概况、详细调查概况、危害识别情况、暴露评估情况、毒性评估情况、风险表征情况、风险评估结论(明确是否需要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建议(需修复的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中污染物种类名称、修复目标值、修复土方量及水方量、修复技术路线建议、需要环境无害化处理的生产设施和废物以及被污染的建构筑物清理建议、未超标土壤和修复后土壤管控建议)等
|
||
1.概述
|
1.1项目概况
|
(1)项目单位、评估单位、调查起止时间
|
|
(2)地块未来用地规划
|
规划文件、用地规划图
|
||
1.2评估范围
|
地块位置、面积、四至范围
|
地块范围图(带坐标网格参考)、边界拐点坐标表
|
|
1.3评估目的
|
|
|
|
1.4评估依据
|
法律法规、管理文件,技术标准、导则、指南
|
|
|
1.5基本原则
|
|
|
|
1.6工作方案
|
(1)评估方法和工作内容
|
|
|
(2)工作程序(技术路线)
|
风险评估工作流程图
|
||
2.初步和详细调查概况
|
2.1地块污染物种类
|
简述详细调查过程、结论和建议
|
地块基本情况以及详细调查结论的图、表
|
2.2地块污染物空间分布状况及其范围
|
|||
2.3地块污染物含量数据
|
|||
2.7调查结果分析
|
|||
2.7结论及建议
|
|||
3.危害识别
|
|
(1)关注污染物的判定
|
关注污染物判定列表
|
(2)污染源分析
|
|
||
(3)受体分析
|
|
||
(4)污染地块概念模型
|
污染地块概念模型图、表
|
||
4.暴露评估
|
|
(1)地块未来用地规划
|
|
(2)暴露途径分析
|
|
||
(3)暴露量的计算
|
暴露参数列表、暴露量计算结果统计表
|
||
(4)不同暴露途径的贡献率
|
不同暴露途径贡献率列表
|
||
5.毒性评估
|
|
污染物毒性参数
|
污染物毒性参数列表
|
6.风险表征
|
|
风险计算过程和结果
|
致癌/非致癌风险计算结果列表
|
7.不确定性分析
|
|
|
|
8.风险评估结论
|
明确地块土壤及地下环境风险情况,是否需要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
|
|
|
9.风险管控建议
|
9.1风险管控范围
|
风险管控范围图、拐点坐标列表
|
|
9.2风险管控建议
|
|
||
10.治理与修复建议
|
10.1修复目标值确定
|
计算风险控制值列表、修复目标值列表
|
|
10.2修复范围及工程量
|
(1)修复范围
|
修复范围图、修复拐点坐标列表
|
|
(2)修复量估算
|
修复量估算列表
|
||
10.3修复技术建议
|
|
|
|
11.结论及建议
|
11.1评估结论
|
|
|
11.2建议
|
|
|
|
附件
|
1.地块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报告
|
|
|
2.地块土壤环境详细调查报告
|
|
|
(四)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方案
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方案编制大纲
项目
|
内容
|
图表
|
|
封一
|
项目名称、项目单位、方案编制单位、编制日期
|
||
封二
|
同封一,加盖项目单位、方案编制单位公章
|
||
封三
|
方案编制单位法人登记证书彩印件、污染物检测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彩印件、土壤理化性质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彩印件
|
||
封四
|
项目负责人、项目参加人员、编写及审核人员信息
|
||
目录
|
目录、插图目录、插表目录
|
||
摘要
|
项目概况、地块基本信息、治理修复目标和范围、治理修复土壤和地下水方量、治理修复模式、治理修复技术、治理修复方案概述、治理修复后期管理计划、结论与建议等
|
||
1.概述
|
1.1项目概况
|
项目单位、编制单位、编制时间、地块未来用地规划
|
|
1.2地块范围
|
地块位置、面积、四至范围
|
地块范围图(带坐标网格参考)、边界拐点坐标表
|
|
1.3编制目的
|
|
|
|
1.4编制依据
|
法律法规、管理文件,技术标准、导则、指南
|
|
|
1.5基本原则
|
|
|
|
1.6工作方案
|
(1)工作内容
|
|
|
(2)工作程序(技术路线)
|
方案编制工作流程图
|
||
2.污染状况
|
2.1地块基本信息
|
(1)地理位置
|
地块地理位置图
|
(2)四至范围
|
地块范围图、地块现状照片
|
||
(3)占地面积
|
|
||
(4)未来用地规划
|
规划文件、用地规划图
|
||
(5)周边敏感目标
|
地块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分布图、敏感目标照片
|
||
2.2区域环境概况
|
(1)地形地貌
|
|
|
(2)气象气候
|
|
||
(3)河流水系
|
|
||
(4)水文地质
|
|
||
2.3地块环境特征
|
(1)水文地质条件(地层、地下水分布条件,土层特性)
|
地块典型水文地质剖面图、地下水流场图
|
|
(2)地块污染特征
|
|
||
(3)地块污染风险
|
|
||
3.治理修复模式选择
|
3.1治理修复目标
|
(1)目标污染物
|
|
(2)目标值
|
|
||
(3)治理修复范围与方量
|
土壤/地下水修复范围总图、土壤/地下水修复范围分层图(修复范围带拐点坐标)
|
||
3.2治理修复模式
|
(1)整体思路或原则
|
不同治理修复方式分区图、不同治理修复方式分区列表
|
|
(2)治理修复条件
|
|||
(3)风险分析
|
|||
4.治理修复技术筛选评估
|
4.1技术筛选
|
|
技术筛选列表
|
4.2技术可行性评估
|
|
可行性评估试验照片、试验监测指标列表、试验结果列表
|
|
4.3技术确定
|
|
|
|
5.治理修复方案制定
|
5.1方案设计
|
(1)技术路线
|
技术路线图
|
(2)工艺流程
|
技术工艺流程图、设备平面布置图
|
||
(3)技术应用规模
|
|
||
5.2方案比选
|
|
|
|
5.3治理修复后的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再利用或处置去向和方式(如有)
|
|
|
|
6.环境管理计划
|
6.1污染防治计划
|
(1)污染识别
|
|
(2)污染防治措施和标准
|
|
||
6.2环境监测计划
|
|
|
|
6.3效果评估计划
|
(1)工作程序
|
|
|
(2)项目和标准
|
|
||
(3)采样布点方案
|
评估布点示意图
|
||
6.4后期管理计划
|
(1)管理维护计划
|
后期管理技术路线图
|
|
(2)长期监测计划
|
监测计划点位分布图
|
||
(3)后期评估计划
|
|
||
6.5环境应急预案
|
(1)污染事故危险分析
|
|
|
(2)安全应急预案
|
|
||
7.实施周期计划
|
7.1周期估算
|
|
|
7.2进度安排
|
|
进度计划表
|
|
8.成本效益分析
|
8.1成本估算
|
|
成本估算表
|
8.2效益分析
|
|
|
|
9.结论与建议
|
9.1结论
|
|
|
9.2建议
|
|
|
|
附件
|
1.地块相关资料
|
|
|
2.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报告
|
(1)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报告
|
|
|
(2)土壤环境详细调查报告
|
|
||
(3)风险评估报告
|
|
||
3.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
|
|
|
4.可行性评估试验
|
(1)试验过程记录(试验过程原始记录单)
|
|
|
(2)试验过程影像记录
|
|
||
5.可行性评估试验检测报告
|
(1)检测单位法人证书彩印件
|
|
|
(2)检测单位计量认证(CMA)证书彩印件
|
|
||
(3)检测项目认证明细(与检测项目相关)
|
|
||
(4)样品检测数据
|
|
||
(5)检测分析质量控制报告
|
|
||
6.治理修复后的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再利用或处置去向和方式协议书(如有)
|
|
|
(五)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报告
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报告编制大纲
项目
|
内容
|
图表
|
|
封一
|
项目名称、项目单位、报告编制单位、编制日期
|
||
封二
|
同封一,加盖项目单位、报告编制单位公章
|
||
封三
|
报告编制单位法人登记证书彩印件、水文地质调查单位法人登记证书彩印件、污染物检测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彩印件、土壤理化性质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彩印件
|
||
封四
|
项目负责人、项目参加人员、编写及审核人员信息
|
||
目录
|
目录、插图目录、插表目录
|
||
摘要
|
项目概况、地块基本信息、地块污染概况、规划用地类型、治理修复工程概况、治理修复工程实施情况、治理修复工程效果评估情况、治理修复后期管理计划、治理修复效果评估结论及建议等
|
||
1.概述
|
1.1项目概况
|
(1)项目单位、编制单位、编制时间
|
|
|
(2)地块未来用地规划
|
规划文件、用地规划图
|
|
1.2治理修复范围
|
地块位置、面积、四至范围
|
地块污染范围图(带坐标网格参考)、边界拐点坐标表
|
|
1.3编制目的
|
|
|
|
1.4评估依据
|
法律法规、管理文件,技术标准、导则、指南
|
|
|
1.5基本原则
|
|
|
|
1.6工作方案
|
(1)评估内容
|
|
|
(2)评估程序(技术路线)
|
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流程图
|
||
2.治理修复工程概况
|
2.1地块位置及周边情况
|
(1)地块现状情况
|
地块现状照片
|
(2)地块周边敏感目标
|
地块周边敏感目标分布图、敏感目标照片
|
||
2.2地块水文和地质情况
|
(1)土层分布条件
|
勘察孔柱状图、水文地质剖面图
|
|
(2)地下水分布条件
|
地下水位监测数据表、地下水位标高等值线图、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图(如周边有地表水)
|
||
2.3地块污染情况
|
(1)地块污染原因
|
|
|
(2)地块主要污染物、污染物污染的范围和深度
|
污染范围图(包含垂向、水平分布图)、污染物浓度分布图
|
||
(3)污染物环境风险
|
|
||
2.4地块污染修复方案
|
(1)修复范围
|
修复范围图(包含垂向、水平方向),明确坐标和拐点
|
|
(2)修复目标
|
|
||
(3)修复方法
|
|
||
(4)修复技术
|
|
||
(5)二次污染防范
|
|
||
3.修复工程实施情况
|
3.1修复工程实施基本情况
|
(1)项目基本信息
|
|
(2)工程内容和规模
|
|
||
(3)工程目标
|
|
||
3.2修复工程设计
|
(1)反应原理
|
|
|
(2)技术路线
|
修复方案的路线图
|
||
(3)工艺设计
|
技术工艺流程图
|
||
(4)地块平面布置
|
污染地块平面布置图
|
||
3.3修复工程实施
|
(1)施工准备
|
施工设备表
|
|
(2)修复工程运行
|
施工工艺照片
|
||
(3)修复过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
施工范围图、完工照片
|
||
(4)修复效果自评估监测及评估
|
自检点位布设图,自检土壤和地下水检测分析方法列表,自检结果表
|
||
3.4修复工程二次污染防治
|
(1)修复地块的大气、噪声监测情况
|
地块大气、噪声监测点位分布图,地块大气、噪声监测结果表
|
|
(2)修复地块处置情况
|
地块苫盖、清挖降尘、废水收集、地块平整等照片
|
||
(3)地块废水处置情况
|
废水存储池图、废水处置池照片、废水如排放需前检验数据
|
||
(4)地块固废处置情况
|
地块固体废物堆存图、固废堆存照片
|
||
(5)清挖地块污染物运输情况
|
废水转运记录、固废转运记录
|
||
修复工程实施与修复方案设计内容的一致性说明
|
|
修复工程实施与修复方案设计内容的一致性表
|
|
3.5修复工程安全措施
|
|
现场安全措施照片
|
|
3.6地块修复效果自验收监测结论
|
|
|
|
4.环境监理情况
|
4.1监理工作基本情况
|
|
监理工作流程图
|
4.2监理工程落实情况
|
|
监理日常工作照片
|
|
4.3修复过程二次污染防控落实情况
|
|
二次污染问题记录(如有)
|
|
4.4环境影响监理报告
|
|
|
|
5.修复工程效果评估情况
|
5.1修复评估效果基本情况
|
|
|
5.2修复效果评估监测状况
|
(1)布点
|
监测布点图、监测点位信息表
|
|
(2)采样
|
样品采集照片
|
||
(3)运输、保存、制备
|
样品运输、保存、制备照片
|
||
(4)分析测试
|
分析测试前处理方法及分析测试方法
|
||
(5)检测结果
|
检测结果列表、图
|
||
5.3质量控制情况
|
(1)现场质量控制
|
|
|
(2)实验室质量控制
|
|
||
5.4修复效果评估结论
|
|
|
|
6.修复后风险管理计划
|
6.1修复后地块风险分析
|
|
|
6.2地块长期监测计划
|
|
长期监测点位布设图
|
|
6.3地块后期风险管控计划
|
|
|
|
6.4地块回顾性风险评估计划
|
回顾性风险评估长期监测点位布设图
|
|
|
7.结论及建议
|
7.1结论
|
|
|
7.2建议
|
|
|
|
附件
|
1.地块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报告
|
|
各年份历史遥感影像图、地块位置图、水文地质剖面图及土工试验成果图表、地下水位监测表、水位标高等值线及流向图、检测报告、污染物浓度分布图、污染物风险分布图、建议修复范围图等
|
2.地块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方案
|
|
地块计划修复区域平面图(明确边界、拐点坐标)、修复技术路线图、修复工艺流程图、工艺技术参数表等
|
|
3.地块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施工总结报告
|
(1)人员保障资料
|
人员进出记录、人员工作上岗记录、人员技术培训记录、人员安全培训记录等
|
|
(2)物质保障资料
|
地块设备记录、人员防护用品记录、耗材记录、车辆记录等
|
||
(3)工程资料
|
设备使用记录、基建记录(包括钻孔记录、隔离防渗施工记录、地下水监测井建井记录等)、修复工艺记录(如加药记录、清挖记录、废水抽提记录、回填记录等)、污染物暂存记录(固体废弃物堆存记录、废液存储记录、污染土壤存储记录等)、车辆运输记录(包括车辆进出场记录、车辆运输量总量记录、污染物交接记录等)等
|
||
(4)二次污染防控资料
|
地块大气自动监测记录、地块噪声自动监测记录、地块裸露地表苫盖记录、地块洒水降尘记录、二次污染事故处理记录等
|
||
(5)地块自检
|
地块自检点位布设图、自检采样记录、自检样品保存记录、自检分析结果图/表等
|
||
(6)修复过程照片
|
括培训照片、现场基建照片、修复工作照片、车辆运输照片、地块修复后效果照片等
|
||
4.地块污染治理修复工程环境监理报告
|
修复过程中环境监理资料
|
环境监理方案、环境监理相关记录单(包括环境监理日志、现场巡视记录单、旁站记录单、监理业务联系单、环境监理整改通知单等)和监理报告。监理报告中应附具监理旁站、巡查、与施工方沟通的照片
|
|
5.地块污染治理修复效果检测报告
|
(1)检测单位资质
|
检测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彩印件
|
|
(2)检测项目的认证明细
|
报告中涉及检测项目的认证明细列表
|
||
(3)实验室质量控制
|
实验室检测分析质量控制报告
|
||
(4)样品流转单
|
|
||
(5)完整检测报告
|
检测单位公章、CMA认证章、审核人员签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