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0306号提案的答复
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
第0306号提案的答复
类别:A
签发领导:温武瑞
公开属性:是
卢俊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我市钢铁行业三废治理的建议”的提案,经我局会同市交通运输委、市场监管委研究答复如下:
您指出的我市钢铁行业废酸、废液、废渣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实存在,提出的建议既具有高度前瞻性又有现实可操作性,对有效改善钢铁行业三废治理、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建设美丽天津有着实际指导意义。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钢铁行业废酸、废液、酸洗污泥属于危险废物。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危险废物管理工作,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积极配合,共同做好我市危险废物管理工作。
一、大力提升我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建设
我市按照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将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建设纳入环境保护规划,并积极推动实施。2003年建成全国首个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即天津合佳威立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同时,积极鼓励危险废物产生企业自行建设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危险废物产生量不断增加,我市不断加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并积极鼓励建设危险废物资源化企业。截至目前,我市共20家企业取得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达到10.3万吨,资源化处理能力达到65.7万吨,其中5家企业取得了废酸类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分别是天津友信材料科技有限公司7.4万吨;天津江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0万吨;天津市腾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3吨;天津合佳威立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2万吨,天津滨海合佳威立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2万吨,我市废酸类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已达34.4万吨。2017年,我市通过“天津市危险废物在线转移监管平台”,共转移废酸类危险废物19万吨。
二、组织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加强对涉酸企业的监管
我市按照原环保部制定的《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方案》,组织开展对废酸处置利用单位及产酸单位的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明确将企业的废酸贮存设施是否做到防渗漏、防雨淋、防流失;是否按规定设置危险废物标识;是否执行电子联单转移制度;是否交给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等作为检查重点,并指导各区县环保部门督促辖区内废酸产生企业与有废酸类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签订废酸委托处置协议,建立危废管理台账,加强对废酸产生、处理处置企业的监管。
三、实现危险废物转移在线监管
针对我市危废产生单位多,地域分散广,基层危废管理人员少,监管难度大的特点,市环保局依据《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在全国率先开发使用了“天津市危险废物在线转移监管平台”,按照企业注册、环保部门审核、制作电子联单、运输、处置单位接收的流程,实现了危险废物转移审批及联单运行网络信息化管理,对危险废物转移的全过程实行在线监控。
四、缩短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证审批时限
我市按照《行政许可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和《道路运输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于申请从事危险废物经营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企业核发许可证,应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审查完毕,并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为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服务企业,我市承诺7个工作日内办结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证,比国家规定的时限减少了13个工作日,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限。目前,我市已有20家企业取得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14家企业取得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证,主要分布在滨海新区、静海、津南等环保产业集聚的地区。
我市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要求发放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在国家要求以外未设置任何额外的许可条件。
五、优化高新技术环保企业注册登记
我市对于申请设立高新技术环保企业,本着非禁即入的原则,没有前置许可的相关法律规定,申请人可直接到登记机关提出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就能颁发营业执照。
从企业注册登记便利化角度,天津市目前实行的是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度,申请人通过电脑,足不出户就可申请企业名称。企业登记也实现了全程电子化登记,申请人在电脑上按照系统提示进行操作,就能完成企业注册登记的申报工作,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六、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近年来市科委结合美丽天津建设,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我市相关工作部署,促进我市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推动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围绕推进重点行业节能环保和环境污染治理,组织实施了我市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和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科技示范工程等多个科技重大专项,整合天津和京津冀区域资源,支持钢铁企业深化产学研结合,借重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实施了酸洗废水多级耦合深度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酸洗废盐酸与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镀锌炉余热深度利用、冷轧板退火过程余热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共立项科技项目17项,建立示范点17个,投入市财政资金2000万元。示范工程对促进我市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和三废治理,推动行业污染治理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先进适用成果应用及产业化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推动钢铁行业科技成果应用与示范、促进企业加快发展、整合产业创新资源、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多方面工作成效。
示范工程项目组织中明示了多项优先支持条件。如对于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和引领作用的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技术集成创新及工程示范项目优先支持;对于成长快、竞争力强的企业申报的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具有广阔市场应用及推广前景的或能够形成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重大创新产品开发项目优先支持;我市企业与京津冀高校和院所联合申报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优先支持等。
目前,市科委正在整合专家资源,梳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和重点任务,编制完善未来三年生态环境治理和节能环保等科技重大专项和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同时,市环保局也在不断加强对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加大环保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推进环保先进技术示范应用。在“三废”治理领域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装备,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专项”以及市科委下达的科研项目,开展“VOCs综合治理技术”、“化工园区恶臭在线监测预警技术”、“污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高盐难降解废水趋零排放技术”、“污水厂高标准超净排放技术”、“污泥深度治理技术”等治理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推动环保产业技术升级。
七、严厉打击涉酸涉危险废物违法犯罪活动
2013年6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公布实施以来,特别是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施行的以来,我市各级环保部门与公安部门密切配合,严厉打击查处包括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废酸在内的环境违法犯罪活动,取得了成效显著。2017年我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一是开展了源头管控涉酸涉重金属废水倾倒专项行动,建立了824家涉酸涉重金属废水企业污染源及风险清单;二是环保、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联合开展了废酸专项整治工作,经排查及动态更新,将全市235家废酸产生企业纳入了《天津市涉酸单位花名册》,推动各区督促涉酸单位在废酸集中产生设备处安装视频监控设施,严格执行危险废物在线转移制度,并建立月报制度,将成品酸(或再生酸)入厂至废酸出厂的全过程信息记录汇总,实现了废酸从产生到处置的全过程监管。
2015年至今,我市共立案查处了129起涉危险废物的环境违法案件,有效地遏制了涉危险废物的环境违法行为。
八、加强宣传培训,推动危险废物源头管理
为了切实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市环保局多次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培训班,邀请环保部专家对各区环保局、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和国控重点源企业进行系统培训。同时,市环保局及各区环保局采用网络及电话沟通、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对企业开展宣传指导。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培训宣传工作,提升了企业的危险废物管理意识,从源头上加强了危险废物管理工作。
九、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推动在北辰区、静海区建设废酸集中处置设施。加强对废酸产生企业、废酸类危险废物经营企业、自行处置废酸企业的监管。开展涉酸及涉危险废物企业大排查,加强对清单内企业的监督管理,持续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督查考核。严厉打击非法倾倒废酸、危险废物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关停取缔违法企业,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公安部门处理。
(二)继续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吸纳您的建议,扶植环保产业,对于申请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证的从事钢铁行业三废处理的专业化企业,继续给予政策支持,开通绿色通道,在各项申请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加快办理许可证件。
(三)深入组织京津冀节能环保科技示范工程,借助三地优势科技资源,聚焦重化工、钢铁等重点行业开展协同科技创新工程示范,提升我市节能环保领域的科技研发和成果应用水平。
(四)政府各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做好涉企审批服务,发挥各方面优势,共同做优做强我市环保产业。
2018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