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区启动“区块链+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近日,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特色基地(环境治理)在天津市河西区启动“区块链+‘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该试点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构建信息化、智能化、网格化的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平台,持续加强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推广,突出固废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强化全链条治理,为“无废城市”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思路和可靠方案。
据了解,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分为综合基地和特色基地两类,由中央网信办等八部门联合评选。综合基地面向特定行政区域开展智能社会治理综合性实验,特色基地面向城乡的城市管理、环境治理等特定领域开展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其中,天津市等10个基地获评“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特色基地(环境治理)”。该基地由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统筹整体规划和建设,重点领域包括建立智能社会治理示范区、开展智能社会治理、应用相关技术、体制机制创新和社会治理创新研究等,主要任务是探索新型智能技术在城市治理、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应用,并成为全国智能社会建设的示范窗口、技术研发与成果展示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
该试点依托“区块链+无废河西”应用场景及小程序,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加速城市固废处理的智能化、数据化、网格化转型,统筹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污染防治,注重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典型应用场景包含以下四类:
固废源头减量: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对工业、城市生活垃圾、建筑业等领域的固体废物产生情况的全面监测和记录,激励各行各业采取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措施降低固体废物产生量。
固废资源化利用: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对固体废物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的全程追溯和监管,确保固体废物按照分类标准进行收集和处理,提高资源化利用效率和质量。
固废最终处置: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对处置设施的运行状态和处置结果的实时监测和记录,防止非法倾倒或超标排放,保障环境安全。
公众参与治理:通过区块链技术打造开放透明的服务平台,提供垃圾分类指导、回收处置建议、宣传教育普惠等功能,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持续增强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推进全域共建“无废城市”。
下一步,该试点将以区块链技术为牵引,持续发挥河西区技术优势和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经验,充分挖掘和深度开发现有城市管理平台数据,进一步提升固废预测、预警等风险管理能力。该试点还将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多方参与、共享协作的治理平台,整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监管制度等要素,健全完善相关治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该试点还将推动“无废场景”向“无废大脑”跃升,加快开展“无废学校”“无废医院”“无废机关”等“无废细胞”创建。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城市“双碳”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应用,打造系统集成、高效协同、整体智治、普惠共享的“无废城市”河西样板,为其他城市的智慧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参考和借鉴,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